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霍山县城的变革与历史

霍山县城的变革与历史

关键词:霍山历史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霍山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ahhs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78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霍山县县城随着朝代的更迭,几经变迁。春秋时,楚国建邑,邑城在下埠口(今下符桥镇),后因“吴人侵楚,……楚迁于南冈”,“故城在县东二百步”。南北朝时,梁改为岳安县,县治在今城关镇。唐以后,县名又几经改变,县治曾西迁约3里,后人称为古城畈。
  (一)老城:宋未垒土为城,有“砖街四条,小巷十三条,城门四座。东西长三里,南北宽二里。北门外有淠河通淮。”这是旧县城的雏形。明孝宗弘治二年(公元1489年),复设霍山县,在土城旧址上用块石、青砖砌宽3米、高2米、长3000米的椭圆形城墙,并设东(启明)、南(崇寿)、西(长庚)、北(拱辰)4座城门。城门有高3.5米、宽3米许的门楼,有木制拱形门楣。南、西、北门毁于民国期间,东门1958年拆除。城墙外侧挖宽10米、深2米的护城河,作排水和御敌用,县城初具规模。后因人口渐多,商业发达,街道向四外延伸。旧志记“乾隆之际,民物殷富,城内街市多莫能容,蔓延至四外,”北门沿淠河建有顺河街,“盖舟楫之所聚也”,西外建古城街,南外、东外各建一小街,北外建顺河街,外延街道面积约占城区三分之一。清道光二年(公元1822年),发生特大洪水灾害,全城被淹,破败不堪,顺河街荡然无存,县城逐渐萧条。民国期间,县城基本保留清末旧貌。30年代初,县政府为防御红军,把城墙向东延伸700多米,在火神庙巷南尽头处开一道城门,名小南门。城墙上遍安炮眼。民国36年(1947年),为抵御解放军,国民党军队在城中部挖一道宽约2米、深约1.5米,南北向的壕沟(解放后填平),拆掉数十间民房,群众怨声载道。
  解放后,五六十年代,老城很少建房,仍以东西大街和文盛街为骨架,有周家巷等12条巷道贯通南北。新建和旧有房屋混杂,功能不全。居民用电普遍,用水以井水为主。1969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,城市积水最深处3——4米(仅盐业公司到人民会场之间没有上水),受灾严重。灾后,一面维修水毁房屋,一面兴建居民村点,1970年竣工面积22326平方米。并在东西大街同文盛街交会处建百货、邮电、书店大楼,形成新的商业中心。为居民在遇洪水时能迅速疏散到城南高地,在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倪学昌主持下,新建1条从文化馆门前到城南山岗下长约500米的公路。
  (二)新城:因老城狭小,地势低洼易涝,容量又早超负荷,不能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。1976年,县委书记高立堂倡议在城南1公里丘陵地带扩建新城区,干部、工人、学生、居民义务劳动辟山、填冲、筑路;国家、集体、条条、块块筹集资金修街、建楼、盖房,到1985年,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,己建成各类建筑物约40万平方米,商店、工厂、仓库和居民点星罗棋布。以中兴路(南北向)同佛子岭路、南岳路构成的两个大十字为骨架,有传贤路等8条道路沟通老城新区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