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霍山风俗习惯

霍山风俗习惯

关键词:霍山 风俗 习惯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霍山文化馆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zhangmiao030711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918

   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

清嘉庆《六安州志》记,霍山“民醇俗朴、安于稼穑、无积贮、而恒贫”。“虽仕宦之家不忘耕作,中等以下自食其力,薄田数亩,往往子孙世守之,佃田而耕者,十仅二、三”。读书人“勤于向学,拙于进取,虽极贫困不肯轻去乡里,故游宦者少”。“百货贸迁,皆远人往来兴贩”。信鬼神、忌凶煞、图吉利的人较多,也有少数暗娼和盗匪。道会门多为外地传来。集镇大多有赌场。婚丧嫁娶,逢年过节,重礼仪、图热闹,封建迷信色彩较浓。人民性格憨直,待人忠厚,睦邻相处,思乡恋家,难离故土。邻里相助,热情好客之风,农村尤盛。
  解放后,人民政府破除封建迷信,移风易俗,新风盛起,旧俗渐淡。80年代初起,国家改革旧经济体制,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商品经济迅速发展,城乡市场活跃,经济繁荣,群众收入增加,人民生活逐步改善,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加强。

一衣食往行
  (一)饮食 饭菜 解放前,穷人饮食粗劣,每天两稀一干,多糙米搭蔬菜或野菜。菜蔬以蔬菜和腌菜、干莱为主,逢年过节才吃点豆腐、猪肉。富家主食一般是春两次的熟米,菜蔬以鸡、鱼、肉、蛋为主,辅以新鲜蔬菜。请客办洒席,城镇用圆桌,每桌10人,先上4个冷盘,后依次上炒菜、烧菜、圆子等。农村多方桌,每桌8人,7荤3素,头碗粉丝,二碗鸡,三碗虾米汤,四碗圆子。喜宴都有专人司礼,在第四道菜(圆子)上桌后,由主持人致词谢宾客。妇女生孩子喝糯米甜酒和红糖水,吃白果鸡蛋。农村栽秧、割稻用大鱼大肉招待请的工夫(劳力)俗称吃“栽秧酒,割稻饭”。六月初六长工节,一般也加荤菜,以示全年过半。喝酒 解放前,农民多喝自制的米酒或红芋酒(俗称“小作酒”),城里人多喝烧酒。近年,随着生活改善,城乡多喝瓶装白酒。喝茶 本县盛产茶叶,民间有喝茶习惯。解放前,山区多喝用干茶叶研成的细末(叫茶叶面)。也有把桂花晒干放进茶末内的,用时把茶末放进茶壶(有锡、瓦两种)内,开水冲泡后,把茶壶放进木制茶壶桶,用稻草,棉絮焐着保温;城里较富裕的人喝瓜片,也有少数富人家用暖水瓶的。解放后,喝兰花茶、黄大茶、绿茶等,城乡普遍以暖水瓶代替了茶壶桶。
  (二)服饰 衣服 解放前一般人穿土布(俗称老布,又叫家机布),家民种有棉花的,多自纺纱,请机匠来家织成土布,染上青、蓝、灰、黑等颜色做衣服。冬天穿有罩衣(叫袄蒙子、裤蒙子)的短袄(俗称绑身袄,有大襟,对襟两种)、大腰棉裤(也有穿夹裤或单裤的),其它季节穿对襟(妇女为大襟)短褂,大腰长裤(不穿短裤)或夹袄夹裤,因穿用时间长,多有补丁。男女多备有一套较好的衣服,在节日、喜庆日或走亲戚时穿(也有向邻居借的)。商人、士绅,男人多穿长大褂(也有穿中山装的),冬天穿长袍或皮袍(有的外罩马褂)或短袄,穿西装的极少;妇女或穿旗袍,或穿大襟袄。学生多穿学生装或中山装(女生夏天也有穿裙子的)。多手工缝纫,机制极少。因社会地位或经济状况不同,衣料质地有好有差。解放后到80年代前,服装式样和衣料质地没有多大变化,男装有中山装、军干服、便装,女装有列宁装(分双排扣、单排扣)、翻领装;颜色多灰、蓝、黑、黄;布料,70年代前多棉布,70年代多的确良、的卡等化纤类布。80年代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城乡人民服装样式繁多,色泽更丰富,衣料质地也更为精美。鞋袜解放前,一般多穿布鞋(冬天也有穿棉鞋的),妇女和婴儿也有穿绣花鞋的。雨、雪天,城里人多穿用桐油油过,底上钉钉的布鞋(俗称油鞋)。农民和穷人多穿草鞋,雨雪天则穿木屐。抗战胜利后,力士鞋(胶底、布帮),元宝胶鞋和皮鞋也有少数人穿。袜子以自缝的布袜和上底的棉纱袜为主,小脚妇女用裹脚布裹脚后再穿袜子。解放后,鞋袜的样式、种类、质地都有很大变化,但布鞋多数人仍爱穿。帽子解放前,劳动人民夏天多戴草帽,冬天戴毡帽、猴帽(俗称马虎帽),知识阶层或士绅多戴礼帽,商人也有戴瓜皮帽的。妇女在寒冷季节外出时用黑丝巾(俗称丝包头)包头。解放后,男人多戴解放帽,以蓝、灰色平布为主,近年来以毛呢为主。式样日新月异,质地更加精美。手饰解放前,富人和商人男女多戴金戒指(俗称金铛子或金箍子),女人有戴金耳环(俗称金耳丝)的。没有手表,只有少数富人有怀表(俗称挂表)。农村姑娘多戴项圈、手镯(银制),围裙也有用银练做带子的。解放后,没有人戴手饰。近年来,年青妇女戴项链、耳环、戒指的增多,质地多种多样。人们普遍戴手表。发式解放前,男人多剃光头(学生推平头)。女人出嫁前梳独辫,结婚后梳髻(俗称巴巴头),髻上插有簪、针(多银制),中老年妇女或梳髻,或用二道夹子把头发夹起来。解放后,男人多蓄发(俗称西装头)或推小平头,剃光头的极少。妇女80年代前,青年妇女或剪短发(称运动头),或编双辫,中老年妇女发式变化不大。80年代,烫发的人越来越多。
  (三)器具 洗涤用品 解放前,洗脸多用木盆或瓦盆,极少用搪瓷盆,现在都用搪瓷面盆,洗澡用木盆。解放前城乡洗衣服多用皂角,现在都用肥皂、洗衣粉,城镇用洗衣机的也日渐增多。锅灶农村大都是平灶,烧锅时,满屋烟熏。城里锅灶多砌烟囱(近来农村锅灶砌烟囱的渐多),有高灶和牛尾巴灶两种。80年代中期,农村多改建省柴灶。干部、职工家中用煤气灶,电饭锅,煤饼炉的较普遍。摆设堂屋有条几、方桌、椅、凳。条几过去放香炉、烛台、铁罄,俗称“香火柜”,现在多放茶具、座钟和电视机、电风扇。山区不少人家的条几是大木柜,存放粮食。城乡堂屋放沙发、茶几的多。卧室(俗称房屋)的家具,解放前多是女方陪嫁的亮顶大柜、连箱柜,抽屉桌等,床靠墙放,和屋梁同方向(俗称“顺梁床”)。现在,农村卧室摆放大衣柜、高低柜、五斗橱、缝纫机的日多。城镇一般是高低床放在中间,两边放彩色电视机,落地电风扇、收录机、写字台、装饰橱,鞋、被橱、书橱、梳妆台、小圆桌、三人沙发,床上放席梦丝床垫的渐多。家具过去都是镜框式,凹凸式,现在组合式渐多。门窗多装纱门、纱窗,挂蚊帐的渐少。雨具解放前,农家大多有蓑衣(用茅草编织),斗笠(用竹篾编成,糊纸刷桐油),富足人家才有太湖伞(用竹子做伞骨,糊纸刷桐油,有红、黑两种),70年代,普遍用布伞(黑布,油布两种),80年代,多用折叠伞,自动伞,花色繁多。农村雨天干活多披塑料布。蓑衣、斗笠已少见。
  (四)住房 解放前,为防盗匪,农村多群居,同姓的(也有异姓的)几户、十几户住在一起,形成自然村庄(俗称老屋、花屋)。山区多瓦房,平畈多草房。瓦房房架以大小梁和穿枋排山架为多。穷人多住埋杈茅屋,篱笆墙(俗称千根柱子落脚),或住在大庄子的包厢偏宅。富人住房多达数十间,一般分槽口、中进、过厅、后进和左右包厢。窗户多木制,很小,冬天糊纸。大门很厚(也有包铁皮的),漆黑色,门上钉有铁环、铜钉之类作装饰(官宦之家的门头安簪挂匾),每进之间有天井,或砌花台、鱼池。前进中厅靠后装木屏风(逢重大家事才打开,平时从边门进出)。后进是堂屋,左右房间一般是家主和子媳卧室。堂屋正面墙上贴着用整张红纸写的“天地君亲师位”(俗称“天地”,民国后期改成“天地国亲师位”),上款“东厨司命”,下款“本门宗祖”,解放后改贴毛泽东肖像,80年代起挂山水画,两边挂对联。栋梁格扇和屏风家具大都雕刻有“二龙戏珠”、“双凤朝阳”、“鲤鱼跳龙门”或人物、花草图案。一般人家仅前进三间,后进三间,两进之间有左右耳屋,中间为天井(倒垃圾处)。解放后变化不大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城乡建房如雨后春笋,山外和公路沿线多砖木结构,山里多土墙大瓦,一般是三间一拖(有的盖披厦),坐北朝南,中间堂屋,左右卧室,小拖是厨房(山里还有明三暗六的高大房屋)。门窗高大,窗棂用钢筋做成,窗门安玻璃。上有天花,下做水泥地坪。农村屋旁多盖男女厕所,改变妇女在室内大小便的习惯。大部份人家建有猪圈、鸡棚、牛栏等(高住房稍远),环境卫生改观。茅屋逐渐减少。
  (五)行路 境内山高岭大,解放前,交通不便,行人多步行,官绅、富人、老人上路坐轿子或坐抬子。运货全靠肩挑,水路用船筏运输。因交通不便,深山区老人有一生未进过县城的,即使离家10里、20里的小镇也极少去。水路以淠河为主,溯河而上可达舞旗河、管驾渡、磨子潭,下游经六安到正阳关入淮河。解放后,公路里程逐年增加,乡乡通了公路,山外大部分村庄之间修了机耕路。外出大都乘车。80年代,城乡居民收入增多,骑自行车的渐多(少数骑轻骑、摩托),农民下地,中学生上学都有骑车的。行人短途乘代客三轮车,走长路步行的,挑担的,涉水过河的已少见。解放前外出,男女同行女人在前,老少同行老人在前,不同地位的人同行尊者在前。行人在窄路小桥相遇,空手人让挑担人,年青人让老年人,大人让小孩,健康人让病人。近年来上述礼让已不多见。
  (六)待客 客来起身相迎,客走送到大门外(过去拱手,现在握手),客人从正门进入,主人初见说“稀客”。客人在堂屋落坐,即敬烟茶(农村多炒花生、南瓜子敬客)。吃饭时,主人不说请,客人不动筷子。第一杯洒,第一碗饭先敬客人,客人未吃完,主人不能放碗(主人有敬洒敬菜习惯)。饭后,长者、尊者先洗脸(叫擦手)。客人临走时对主人说“多谢”,主人送客时说“慢慢走”。交谈时,不能直呼彼此父名。对长者,尊者不称名道姓,否则被视为“不懂事”、“失家教”。
  二岁时节令
  (一)传统节日 春节(解放前称过年) 腊月三十日(小月二十九日)叫“年三十”,家家贴对联(或门神),洗涤器皿,抹桌扫地。欠债人家贴上新对联,就无人上门要债了。当晚叫“年三十晚上”,晚上(也有中午),备猪头三牲(猪头、整鸡、整鱼),男人不分老幼都穿戴新衣帽(或干净衣帽)拜天地、祭祖宗(俗称还年)后,才吃年饭。菜要10碗(没有汤菜以示吉利),鱼和圆子必不可缺,意为全家团园,连年有余。桌上要多备碗筷,以示来年添丁进口。如打破碗碟为不吉利。晚上,全家围坐在火盆边(农村烧火塘)不睡觉,叫“守岁”。这时长辈给孩子们钱压岁,家主向全家老小历数全年收支,并安排明年生产和生活。五更时放爆竹接灶,黎明开门出方,家主向财神方向弯腰作揖。初一、初二、初三叫“三天年”,三天不下生,年三十煮的饭要够三天吃,挑水要够三天用。三天中不出地灰垃圾,以示保住财气。初一早饭必吃挂面,饭后去至亲、长辈家拜年(跪拜)。亲友邻居见面互道“恭喜发财”。对上门拜年的,要招待糖、果或留吃饭。解放后改称春节,群众仍重视过年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城乡喜庆丰年之风更浓,除夕之夜城乡烟花、爆竹声不断,家家灯火通明。城乡兴请春洒,宴请亲朋邻里欢聚一起。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带人敲锣打鼓,向烈、军属拜年。元霄节正月十五日是元霄节,夜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,民间有“正月十五大似年”和“三十晚上火,十五晚上灯”的说法。城乡玩灯唱戏,十分热闹,三餐菜肴丰盛,圆宵必不可少(圆宵分实心,包馅和汤圆宵,炒圆宵)。清明节家家门头插柳枝,清明前后十天,家家祭扫坟墓(俗称挂坟,但挂新坟不过社日)。解放前,全象老小带纸钱、麦饭、鞭炮上坟。上坟时,铲两方块土放坟顶上,插纸标(叫坟标),放鞭炮,解放后曾当迷信禁止,“文化大革命”后逐渐恢复旧俗。机关、团体、学校在清明节整队祭扫烈士墓。城镇男女青年喜在清明前后结伴春游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(俗称“五月节”)。象家门头插艾,吃粽子,喝雄黄洒。农村买扇帽等物去接已出嫁的女儿回来过节。孩子们在节日穿新衣、新鞋、新袜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(俗称“八月节”)。中秋夜,全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,青年妇女多回娘家过节。解放前有“摸秋”的,风俗,年青人,或没生孩子妇女,在中秋之夜到别人菜园里摘瓜菜(叫摸秋),传说摸

 
到红大椒不害眼睛,摸到冬瓜生儿子,摸到南瓜生丫头,解放后逐渐消失。笋公鸡炒板栗是中秋节的应时佳肴。此外还有“冬至”吃南瓜煮糯米饭,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,腊月二十三(也有二十四)过小年,送灶老爷上天报平安的习俗。
  (二)法定节日 解放后,根据国家法定节日的不同内容,机关、学校、部队举行报告会、座谈会、演讲会或先进人物表彰会等活动,文化、体育部门常举办文艺晚会和体育比赛。政府在特定节日里,分别向离、退休人员、先进人物和儿童送慰问品。农村一般没有活动。
  三婚丧 喜庆
  (一)嫁娶 解放前,婚姻由父母包办,必先订婚(叫“开亲”),一般在孩提时就有媒人“提亲”,双方父母认可后依次履行:“合八字”,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,按五行八卦推算,互不相克者方可婚配;“下书子”,把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写在红纸上互换(又叫“逑书”、“元书”或“龙风书”);“送日字”,男方把择定的佳期吉日写在红纸上,由媒人带上礼物送到女家,女家即着手备置嫁妆、做嫁鞋;结婚(叫成亲),喜期前一天下午,“红叶”(媒人)到男方家,男方设席款待,亲邻作陪。正期当天上午,男方派“喜主”(族中有声望的人)拎着投门帖,陪同两位“红叶”,带着礼挑(有边猪(半个猪)、坛洒、红糖、喜粑粑4种礼品)和葱两根、艾一束、锡一团(意为爱媳)到女家。女家收下礼物后,回赠蒜头、棉絮(意为说话算数及爱婿)。女家设两席午宴招待两位“红叶”。饭后,放鞭炮催妆、嫁娘为新娘“开脸”、“换衣”(换上男方送的新衣),戴风冠、盖头、穿大红色“汤罗衣”、“踩堂鞋”(大红花鞋)、挂照妖镜,由兄、弟或叔背到堂屋,在鼓乐声中,大开中门,新娘啼哭上轿。女方陪的嫁妆一般有红漆箱、柜、桌、凳、盆、桶和蚊帐、棉被等(富有人家除嫁妆外,还有陪田、地、耕牛和棺材的)。无论冬夏,新娘出嫁均带木头箍的“火桶”或篾编的“烘篮子”,示今后日子过得火红、温暖。女家有近亲4人提红灯送亲,在途中遇到男方迎亲的(4人)即回。花轿傍晚抬到男方家门口,男方关门育性子(使新娘子到夫家后要温驯些)后,才抬进门,在中堂落轿。新郎穿长衫、戴礼帽、挎红带,向轿门作个揖。新娘由搀亲人搀扶下轿,缓缓走在大红毡条上,毡条由一男孩和一女孩一块块向前传(称“传代”),传代时要唱喜曲。来宾分批吃饭(喝喜洒)。入夜,新郎新娘拜堂(男左女右),一拜天地,二拜父母,三拜至亲和来客后,进洞房喝圆房酒。亲友唱喜曲,撒喜果子(向闹新房的人撒生花生和毛栗子,意为早“生贵子)送新人进洞房,闹房。喜期三天无大小。
  有钱人有一夫多妻的,依次是“大房”、“二房”……。穷人因儿女过多或遇天灾人祸,把幼女送给别人做“童养媳”、“等郎媳”(也称“压子”)。童养媳常受婆家虐待,处境悲惨。男人死了妻子,可以续娶;但女人死了丈夫,却要守节,改嫁会受人耻笑。民国时,族下允许,寡妇可以招夫养子。族下为节女竖贞节牌坊,因而叫牌坊冲、牌坊畈的地方很多。此外,表兄弟姐妹开亲较多,俗称“回头亲”,实为近亲结婚。
  解放后,人民政府颁市新婚姻法,男女婚姻自由,男女结婚前到乡(镇)政府登记,领取结婚证。结婚时,城里散喜糖,农村为亲邻好友放场电影。80年代,婚事大操大办之风渐多,交通便利处,接亲多用汽车,车头贴大红喜字;农村娘家多陪嫁妆,男家一般要另盖3间新房,城市多由男方装饰新房、置办全套家具和家用电器。开贺受礼,贺礼日厚。喜宴十几桌到几十桌不等,座次事先排定,用红纸写好名单放在餐桌上,宾客对号入坐。贺礼有专人记人情帐,以便日后还情,还情一般略多于来情数额。托人带送情的,主家请受托人带给回敬的喜烟喜糖。新婚第三天新娘回娘家,叫回门(现多为第二天回门),新郎同行,路近的当天返回。60年代以来兴旅行结婚,新婚夫妇去北京、上海、苏杭等地旅游度蜜月。因婚事大操大办,花费过多,有的负债累累。招亲(因女方缺少男劳力或不愿让独生女出嫁,招男方到女家落户)实行计划生育后,男嫁女娶的渐多。寡妇招夫俗称“招人”,多因寡妇眷恋子女和财产,招男方来落户。解放前还存因两家抢新寡而发生械斗的,解放后己绝迹。父母干涉儿女婚姻造成家庭不幸,甚至闹出人命的,解放后仍时有发生。
  (二)丧葬 解放前,长者临终,子女应赶到床前见面,俗称“送老”。死者断气时,要烧褡裢,也有烧纸扎轿、马的,并用湿毛巾把死者前胸后背各擦3把,穿“老衣”(用布条代扣子的衣服)、戴老帽、穿老鞋(鞋底用斧剁三下),腰系白棉线(一岁1根),停尸木板上,尸僵后入棺,棺下放磨子,磨子上放1盏桐油灯,棺前遮布幔(农村也有用长方形蔑编的叫晒枪的代布幔),布幔前放灵牌和在1碗饭上用筷子穿上3个熟鸡蛋(叫倒头蛋)。终日有人守灵。第三天出殡,出殡前开棺让亲人瞻仰遗容,以示永诀,随即掩殓(用钉封棺)。由8人抬棺,孝子(多为长子)手捧灵牌在前引路,亲邻好友结队在棺后送殡。灵柩在鼓乐、爆竹声中浮厝山野,有钱人家用砖瓦砌成柩屋(称丘几),一般人家用稻草包柩。当天下午“圆火”、亲人去柩屋前烧纸钱,并供酒饭祭奠,晚上送烟把(用稻草分节编成、节数与死者岁数相等)到柩屋前烧,也有连送3——7晚的。第7天称头七,一共7七,这期间死者生前房内陈设原封不动。绅宦人家死了老人,用表报并在大门外贴门状,通知亲友。同时请道上来家念经(叫观灯),超度亡灵(3——5晚不等)。请县长或有声望的人来家“点主”,孝子白衣白帽“谢孝”。一般平民家死人。通知亲友后,即殓棺成服孝子戴5尺长白布,孙、侄3尺,其余1尺,鞋按亲疏蒙上大小不等的白布戴孝。家里死长辈,当年过年大门贴紫色对联,以示守孝。死后周年(或三、五年后)择地安葬入土。富人家为谋求风水宝地,常同他人争墓地,户族之间也常为坟地闹纠纷,多以大族胜而罢。葬坟时间多在数九寒冬,先请“地先”(风水先生)看向择地,算出“破土”、“下寺”(灵枢入土)时辰,然后移棺入穴,由“地先”用罗盘拨经定位,死者的下辈衣兜黄土,依次下去踩棺,把土撒下,再攀绳而上,后用土堆成坟。官绅富家在坟前砌数层拜台并立碑,穷苦人死了埋荒郊(俗称“乱葬岗”)。

解放后破除迷信,推行殡葬改革,革除陈规陋习。死了人多在家中设灵堂,布幔前挂死者遗像,亲邻好友送花圈、挽幛、香烟、爆竹吊唁。公职人员去世,单位成立治丧委员会,出讣告,在家停尸两夜,第三天出殡。出殡前开追悼会,悼念死者。县人民政府1990年明文规定,党员、干部和公职人员死亡后一律实行火化,民间还人除山区外,也要求火化。本县至今尚无公墓。
  (三)其它礼俗 生育 生孩子的第二天(最迟第三天),向岳父母报喜。生男孩,送一只公鸡和红鸡蛋若干,岳父母用母鸡、红糖、挂面等回礼,表示祝贺。生女孩,送一只母鸡,回礼用公鸡,红糖、挂面。亲邻也送鸡蛋,挂面。满三天叫“洗三”,抱婴儿同贺喜人见面,贺喜人赐给“洗儿钱”。宴前,各人吃一碗面,祝孩子长寿。婴儿满周岁时抓周,亲友送衣、帽、鞋袜、项圈、银锁、长寿线。”主人招待酒饭。过生日老人年满60岁的前一年做六十大寿(做九不做十),亲友送寿面、寿酒、寿匾、寿幛等祝寿。60岁以下的人过生日,无论年龄大小,吃荷包蛋两只,表示庆贺。近几年农村还有为小孩做10岁的。建房私人建房,上粱要择吉日,正梁中间贴写有“吉星高照”四个大字的红纸横幅,两头挂内装糖、烟、糕饼和钱的红绿布包,红包归木匠,绿包归砌匠。正梁两边的柱上贴写有“上梁欣逢黄道日,竖柱正遇紫微星”的大红对联。上梁时点烛烧香,放爆竹,家主衣冠整齐祭主梁。有的还撒上梁包子。亲邻送烟酒、挂对或钱祝贺。新房建成和搬进新房也要庆贺。搬家破晓前开始,以图吉利(搬家的日子也事先选好),先搬炊具、方桌,再搬其它家具。邻里亲友送礼祝贺并帮助搬家。离旧屋进新屋都要放鞭炮。生灾害病,逢年过节,亲友都要送烟、酒、糖果、糕点,罐头等礼物。妇女做绝育手术,也送礼看望,叫“吃旱喜蛋”。
  四行业习俗
  (一)农业 种田 冬犁稻茬田(叫“起板”),从中间向外犁(叫“开墒犁”)。春犁田(叫“打老黄”)从外向中间犁(叫“披墒犁”)。整田栽秧叫“耖青”。过去习惯冬天泡田,60年代后,冬田多种麦、豆、油菜或红花草。山区仍有沤水田,以防春旱。一地每年最先栽秧的叫“开秧门”(过去多为有钱人家先栽),推选能手或自告奋勇者先下田“牵晒”,最后下田的也要能手(多为家主)“赶着栽”。山外田大“讨晒栽”(由外埂向里埂栽),山里田小打圈栽。山外一人栽5棵,山里甩手栽。过去习惯稀棵大撮,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。栽秧只能谈笑,不能唱歌、打哦嗬。秧把不能抛到栽秧人身上或丢在田缺(淌水口)处。每块田必须当天栽满,留空白或栽隔夜秧均为农家所忌。栽秧吃饭不能打锅底(饭全吃完),工夫(劳力)要叫足,半天或大半天栽完(叫“秧半天”),先栽完的人家预兆丰收。山区清晨拔秧,早餐吃糯米汤圆。山区水田多高坎大坝,田埂做两交,头交补埂,二交搭埂。田埂上种黄豆。春天刮田坎,有“十年刮坎一路秧”之说。薅草(叫“薅秧”),山区拄着竹棍用脚薅,山外用刮耙薅。薅草不歇盘,下午加1餐饭(叫吃“下昼”)。割稻,要选好天气,早上下田少说话。山外中午“收刀”,午饭后捆把子,稻把子要捆大、捆紧、捆翘,象雄鸡最好。力气大的人挑把子三趟一歇。山区等露水干了才割,不分上下午,割后晒铺子(俗称“放露晒”),两三天后捆好挑回上堆(叫“罗堆”)。冬闲或来春打场(牛拉石滚压)。稻草是牛的冬粮,畈区晒草,堆草堆,山区把草捆在树上。栽秧割稻大部份是换工,都招待酒菜。兴茶解放前多做黄大茶,春茶只采两交,有“头茶苦,二茶涩,三茶好喝摘不得”的说法。现在早春茶制黄芽,春茶制兰花,炒青,夏茶才制黄大茶。茶地每年春天挖一次,冬春间种一季麦、豆或玉米。开生地解放前,山区无田地的人习惯开生地,种火子山,选一块稠密的杂树林,砍光树木,晒干后,点火烧掉,刨起树根,种上玉米、养麦等晚秋作物,不施肥料,种三年抛荒。解放后,为控制水土流失,人民政府坚持封山护林,安排山区的粮食供应,开山种粮已少见。
  (二)林业 农家门前不栽桑,屋后不插柳,喜把果树、桂花树、万年青和枫树栽在宅左(叫“护宅树”),所以百年老屋多古木参天。年轻人不栽白果(银杏)、棕榈树。庭院中喜栽梅、桂、天竹、冬青。刺松、扁柏旧时多栽在祠堂、庙宇周围。砍伐家宅树或坟山树,必须在大寒后3天。田头地边不栽松,传说松枝滴水影响收成。解放前只插杉不栽松,松树靠飞籽成林,杉树苗多在惊蛰前后栽插。山区喜栽毛竹,竹子是农家主要财源,俗话说“家有干根竹、根根肋巴骨”(指为家庭收入支柱)。栽竹有“月月能栽竹,强不似正月二十六”的说法。栽竹时,竹根要带宿土,砍竹要砍四(年)留三(年)不过七(年)。坟山附近不栽竹,有“竹有暴节,后代会出偷盗之辈”的说法。柴山不能砍光,留好的,直的,来年才有硬柴。
  (三)养殖业 养牛农家养牛为耕田,俗话“庄稼无牛客无本”。一家养牛,为多户代田,秋后付牛稞(代耕费)。山外多水牛,深山多黄牛,黄牛繁殖比水牛快;有“沙牛(母牛)过沙牛,三年满岗头”的说法。养猪农民养猪以自食为主,饲料多用野菜或菜边皮等拌米糠、玉米面煮成的猪食。过年杀猪时,邻里互请吃一餐叫“打晃”,猪头用烟熏红、过年时先作供品。猪肉大部分用盐腌成腊肉,猪油腌成腊油,便于保管到第二年食用。养家禽山外多养鹅鸭,山里主要养鸡。养鱼解放前主要靠水塘,产量极少,山区几乎不养鱼,请客时用木刻假鱼代替。解放后,国家在大水库投放鱼苗,集体和个人的鱼花塘也有大的发展。80年代以来,山外推广稻田养鱼,水库推广网箱养鱼,鱼的产量大增。
  (四)手工业 解放前,穷人孩子学手艺谋生的多。投师时要烧香拜师,写投师帖子,注明跌、打、伤、亡,师父概不负责。徒弟学艺时要替师父做家务事,稍有差错,即挨打骂。三年中,管吃不管穿,有的师父给徒弟少许零用钱(学蔑匠三年给50串钱)。期满后,徒弟要送工一年“谢师”(替师父白干1年活)。师徒情深的满期后,师父送徒弟一套工具。解放后单位招收学员,厂方付给学员工资,1年试用期满,转正定级。私人带徒弟,则第一年只管吃,后两年适当付报酬,满期,师父赠送若干工具。各业中的陈规陋习在解放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深入,从业人员加入各种社、店、组而自行消亡。理发业(旧社会称“飘行”)理发师傅叫“待招”。农村,一个人包若干家的头剃,光头十月一刀,西装头1月一理,工价年稻大人1斗,儿童5升(解放后改为付钱)。腊月二十剃头时,收每户1升“回刀米”。正月初四开工,剃完第一刀头过元宵节。婴儿第一次剃头叫剃胎头,一般要打4个鸡蛋煮面条给剃头师傅吃。有的还给香烟、红蛋、荡刀布(临时磨剃刀的布)或喜钱。剃头师傅下乡理发,早、中餐在主家吃,主家不留晚餐,更不留宿。解放前,遇到主家办喜事,“待招”没有作客、陪客的资格。老“待招”一般会治疗眼疾和用按摩推拿法治跌打损伤。理发业过去农历七月十三在城关火神庙做“罗祖会”。裁缝解放前服装师多男人,叫“裁缝”,都是手工成衣。本县“裁缝”多由潜山、岳西、英山迁来。裁缝师傅到家缝衣服,头三天缝的是样品,主家根据质量决定留用与否。留用的,正月初七吃定工饭时决定。平时不加夜班,加夜班算一个工,腊月二十四后每晚加夜班,收入全归师傅,主家贴灯油和线。每月有初一、初八、十五、二十三日4个犒期,每次加肉4两(16两秤)、酒4两、豆腐两块。做嫁衣开工时,主家以席饭宴请师傅,完工后,主家包喜钱给师傅。做寿衣,剩线长为吉利。解放前,“裁缝”九月初九集中在城隍庙做“轩辕会”。解放后“裁缝”多女工。请师傅到家做活已不多见。木匠、砌匠木工做家具尺寸要“桌不离九(酒)”,“床不离半(伴)”。方桌面板取单数,3块为“三及第”,5块为“五福同堂”,木料以松、枣、榆、槐最好,镶堂(框中嵌以较薄木板称为镶堂)方桌,边框槐木,中间镶梓木板称“槐(怀)中抱梓(子)”的最好。锅盖板也宜单不宜双。嫁妆投榫时忌部件损坏。做寿器(棺材)第一斧头砍的木屑要蹦得愈远愈好。盖房上梁砌匠站东头,木匠站西头,下榫打三斧,一天无事。大门隔些时候再做,意为生活不封门。工匠讲义气,如木匠下了料,砌匠拉了线,漆匠布了头道灰,家主如换哪一个工匠,所有工匠都停工。砌、木二匠做活分包工、点工两种,点工多零活,包工多大活(建房、整修祠堂、庙宇等)。盖房子开工、平磉、竖架、上梁时,主家都办席饭宴请工匠。盖瓦、补跳眼(建房搭跳的墙洞)时,伙食要好。包活也有额外索取的,叫“十包九不尽”。主家迷信,担心匠人恶作剧,所以十分尊重匠人。砌锅台,天阴不择日子,天晴要择日子,一般都搭驼梁锅台(即方向同屋梁交叉)。解放前,农历七月二十日,砌、木匠在鲁班庙做会。蔑匠解放前多湖北蕲水、蕲春县人,现在多舒城人。蔑匠,小臂套袖箍,腰系分岔白围裙,蹲着干活。清晨做活不讲话,更避讳“牙”、“鼠”、“兔”等破口话。普通用具用8层蔑,筛、席用两层蔑(青和二黄)。打佛棚、编针线篮子、福禄寿喜字和富人家打的嫁席都十分精致,有七八十工1床的,1市寸多达20皮(根)蔑,编成汉纹(花纹)。70年代起,竹制茶几、书架、角橱渐多,竹器向工艺品发展,并有出口。铁匠解放前,多太湖人,都是手工锻制。每年年初双日开炉,以打刀、斧、锄头为主,如打锅铲、鳖叉或杀猪刀,顾客须加倍给钱,打寿圈和姑娘出嫁用的盆桶箍,顾客要给喜钱。三月初九日,铁匠在城东郊月魄山做”老君会”。解放后,铁匠组成社、组,多用车床生产,并由烧木炭改烧煤。
  (五)商业 解放前,商店在正月初四“浪门(开门下铺板门,但不下完)”并放爆竹,初五接五路财神,初七喝定工酒。二月初二大开张,柜台上烧至香,张灯结彩,放鞭炮,第一笔生意不赊账,第一个来买货的是儿童就特别高兴。如卖布,顾客递上红纸包,不管钱多少,都撕给1件褂料。卖酒,顾客拎个大酒状子(陶制装酒的器具),不管钱多少,都给打满1状酒。平时遇大笔生意,店家敬烟敬茶,对批发南北杂货的顾客,店家招待1餐饭。生意人一般都注重货真价实,秤平、斗满、尺码足。商人有“人无笑脸不经商,货不停留利自生”、“货卖一张皮”、“不怕不卖钱,就怕货不全”的生意经。解放后,国家对私商实行改造,私商多加入合作店、组。80年代初,国家制定开放搞活政策后,个体商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,农民进城经商的渐多。
  (六)其它 米行 解放前,米行是粮食交易场所,老板拿“行佣”(手续费),取卖方每元3分,买方每元2分。米贩子要付给老板伙钱:每头驴钱2角,烟1包,中午时老板贴盐、柴,自做饭菜。农民每逢春荒或办急事,可向米行预支若干(俗称卖稻秒子),秋后按市价还粮。米行常用“夹升、漏斗”,坑害买卖双方。来城关卖粮的多舒城张母桥、六安张家店等地人。大化坪、磨子潭、漫水河等地农民则来城关买米。糕饼店糕饼师傅打“雪枣”胚子时,东家招待席饭。农历八月后,各店轮流加工。打中秋月饼完工时,东家给师傅每人两斤“洗手饼”。东家购买糖和面粉等原料要给师傅百分之二三的回扣。做糕饼的工具每天要清洗一次。对失业的糕饼师傅,老板只要认识,都提供方便,走时还送路费。糕饼师傅祭雷公,会期在六月初六。糕点包装有船头包,高包,上加洒金龙凤边、注明商号、品名、地址的签条。红糖用红纸包,白糖用白纸包,均有红纸条,每包用山纸(较厚的土纸)6张,并用1张荷叶衬里防潮,有“杂货店糕饼,只(纸)多不少”的歇后语。屠宰店解放前,屠工叫“屠户”,肉店叫“肉案子”。正月十三(杨公忌),杀大母猪开张,并烧香、放鞭炮、挂灯笼,猪背贴“黄金万两”或“一本万利”红纸条。腊月二十四,杀大公猪封刀,下猪(拱)嘴,尾巴座子,仪式同开张。五月初六、八月初六,东家请师傅喝谈心酒,六月初六喝算帐洒,决定对师傅的留去。封刀后,算盘、秤,杀猪刀、烫猪桶都贴上红封条。屠工忌讳天五爪、地五爪(头顶和屁股有旋)猪,在宰杀时十分小心。农村屠工以杀年猪为主,杀一头猪,主家给2斤腿筋肉作工钱,俗称“刀手肉”。屠工八月十三在城隍庙做屠工会。
  五恶习陋俗
  (一)赌博 解放前,多赌干子(押宝),抹纸牌,掷骰子,推牌九等,官绅富豪多打麻将。分临时邀赌和抽头聚赌两种,前者每逢年、节或农闲时由赌头邀集,临时确定赌场。后者多在集镇设赌场,受豪绅地主操纵。一些流氓地痞和堕落的富家子弟以赌博为职业,常“输打赢要”。有因赌博而夫妻不和、倾家荡产、沦为盗匪的,有打架斗殴,闹出人命的。向有“倾家牌九荡家摊(麻将牌)”、“赌尽贼、好尽杀”的谚语。解放后,政府严禁赌博,对惯赌给以刑事处罚,赌博近于绝迹。近年,赌博又有抬头,政府明令严禁赌博。
  (二)迷信 解放前迷信成风。光绪《霍山县志》记,“树头花前,稍有影响,则香火祈祷不绝。秋收既毕,必醵金作醮,演剧赛神”。害病的,求神前香灰当药,无子的,偷送子娘娘像前的小泥孩,想发财的求财神,天不下雨求龙王,饲养六畜祭“武昌”,头痛脑热树“汤气”,小孩害病,母亲叫魂。为达到各自目的向鬼神“许愿”,愿望实现的,就披红、捐钱物、放爆竹还愿。上坟、过年都要给死人烧纸钱。先兆和忌讳更是多种多样,如喜鹊门前叫要来客。灯花结子有喜事。乌鸦叫要死人。偶然打喷嚏是背后有人“讲经”(议论)。梦见下雪要戴孝。梦见逮鱼要害疮。养猪不养天五爪、地五爪。母鸡打鸣,公鸡夜叫不吉利。并有“猫来穷,狗来富,猪来头上顶白布(死人)”(指别人家的猪、狗、猫到家里来)和“七不出(正月初七)、八不归,初九出门惹是非”的说法。未满月的新娘、产妇和父母死不满头七的人,不到别人家去。女儿女婿不能在娘家同床住宿,借宿男女要分开睡,俗话“宁借给人停丧、不借给人成双”。药罐子和抬棺材的龙杠,只借不送还,要上门讨回。油和药不能拎进别人家里,油泼到家门口也不吉利。解放前,有以搞迷信为职业的人,专门替人算命、打卦、看相、测字、念经、降坛、装神弄鬼以骗钱害人。他们的共同秘诀是“随机应便,投其所好”。解放后,政府取缔封建迷信活动,改造、安置职业迷信者,迷信活动已基本停止。进入80年代,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,求药治病,求生男孩,算命、看相、烧香求神的在乡间时有出现。1984年,传说安家河乡浪当岭村的哑巴塘有“仙姑显圣”,邻近几个县上千人涌去烧香,数月才平息。山区农民也有自筹砖瓦木料,盖土地庙的,祈祷风调雨顺,连年丰收。1985年在诸佛庵区的龙须坳、落儿岭、背阴山、深山四个村调查,成年人中讲迷信的占50%(以老年人为多),对鬼神半信半疑的占30%,根本不信的只占20%(主要是青年人)。
  六新风
  解放以来,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,人民群众中的精神面貌较解放前有很大改变,新人新事不断涌现。对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人和事择要记述。
  建桥方便群众 漫水河区古佛堂乡吴风元、郑学才、陈兆远、吴风奎4位老人几年来自费为家乡兴建23座桥。吴风元老人一人花费2400余元建8座,陈兆元同吴凤元、吴风奎合建1座,名“三合桥”(意为三人合建),郑学才请石匠开凿42根长数尺的石柱插在陈家湾小河上为石步桥。他们建的桥中有3座桥建在皖鄂两省的界河上。湖北省英山县群众称“连心桥”,并在中界岭的一座桥上立石碑,刻上几位老人的名子。人们问4位老人为什么热心建桥。吴风元老人说:“修桥不求名,只求他人方便”。
  县第二建筑工程队队长,建筑工程师程贤芳富了不忘造福乡里。1989年捐资3.5万元,在家乡汪家冲乡高岭村建一座长36米、宽3米的钢筋混凝土桥,名“乡梓福利桥”。
  朱锡生舍生救人 1969年7月14日,本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。山洪漫过佛子岭水库大坝。顷刻间,山城成了泽国,农舍、厂房、庄稼被洪水吞没。驻本县支左的解放军某部为保护公私财产,救人民群众,忘我地同洪水搏斗。他们吃不上一餐饱饭,睡不上一个好觉,在水中泡了几天几夜。这天,滔滔洪水中传来救命的呼喊声,只见一个少年在水中挣扎着。已经筋疲力尽的某部战士朱锡生又一次跳进洪水中,向少年游去,奋力把少年推上了岸,自己却被山洪卷走。少年的家长哭着说,是解放军救了我的孩子啊!朱锡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。
  “队里人好,人人都是我的好儿孙” 人说: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漫水河区高山乡雷打石村民组的五保老人汪桂芬却说:“百十儿孙孝床前”。原来,1981年,87岁的汪桂芬得了“中风”病,半身不遂,卧床不起,村民组的102位男女村民把老人当亲人,轮流去服侍。他们在老人床前安张床,每夜有两人陪伴老人,抬老人下床大小便,夏天替老人洗澡,冬天同老人睡一个被窝,替老人暖身子。山区群众习惯一日三餐吃干饭,便专为老人煨稀饭,一口一口喂给老人吃。轮到服侍老人时,每家都买点肉烧给老人吃。谁家请客,都要送给老人一份荤菜。老人的衣被整洁,住房干净。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调养,老人的饮食正常,神智清楚了。老人对县里来看望她的干部热泪盈眶他说:“队里人好,人人都是我的好儿孙”。
  巨款面前不动心 1986年4月8日上午8时左右,省粮油局的一位干部在北门外公路边陶存六家门口等车,人上车走了,却丢下一个提包。陶存六打开皮包,里面装着7000元现金,一张可取12万元的凭据和4万元的发票。陶心想丢了这么多钱的人,心里一定很急,便叫老伴把皮包锁在箱子里,12时前无人认领再送派出所。1个多小时后,那位等车的干部返回寻找丢失的提包,心情十分紧张。当他从陶存六手中接回提包时,千感万谢,并抽出一叠拾元一张的人民币说:“老人家,这是我的一点心意”。陶存六挥挥手说:“一分钱不要你的,快上车走吧”!(陶存六是城关镇河口村车站村民组村民)
  李勇军斗狼救同学 1988年5月25日,大化坪镇百家山小学放晚学后,李勇军和同学们离校回家。突然,一条恶狼从山上窜下来,把走在最后面的女学生饶丽娟扑倒在地,饶丽娟吓得哭起来。李勇军叫同学们快跑,自己却冲向恶狼,同狼搏斗。同学得救了,恶狼逃走了,小勇军却被恶狼咬伤多处,下颌被撕裂一道寸余长的口子,血流如注。1989年5月,李勇军参加首届“中国小英雄”表彰大会,1990年10月,又参加“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”。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见了他,他还同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合影。
  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 1990年2月,霍山中学初三(1)班学生孙朝胜心脏病复发,无钱医治,生命危在旦夕。学校在派人送孙到医院治疗的同时,向全校倡议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”,帮助孙朝胜治好疾病。教职员工立即响应,纷纷解囊,同学们捐出节省下来的零花钱。消息传上社会,城关镇的干部、居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,几天内,收到捐款2700余元。孙朝胜同学终于转危为安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